《小康》杂志是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于2004年1月1日创办的中央级大型政经类月刊,杂志定位于政商精英专属读物,小康社会国家时尚。2004年报刊改革后,《小康》杂志按照国际通行的模式运作,发行范围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发行量已达十六万多份,涵盖全国各县市,已经成为今日中国政坛主流力量的必读政经杂志,影响中国不断壮大的公务员群体以及各投资机构的决策者们。
2021年12月,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陈统奎研究员于《小康》杂志确定2021年国人年度感受的封面专题后,在中国小康网记者赵狄娜的笔头下再现“归乡者”深厚情怀。
▼《小康》杂志报道文章
十年磨一剑,再向火山行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赵狄娜
在2021年国人年度感受的封面专题确定之后,面对“归乡者”的采访人选,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名字就是陈统奎。
他的故事很早以前我就有所耳闻,去年在重庆参加长江文化艺术周时,又在现场直观地感受了一次他的分享。他和火山荔枝的一切,都异常精彩、直抵人心。作为中国返乡青年的领袖,由他来讲述这一年如何拥抱变化,再合适不过了。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陈统奎曾经是《新民周刊》的调查记者、《南风窗》的高级记者。出生于海南岛小山村的他,因为父母的灌输,从小就立志考大学。在他之前,那个村子里从未有过大学生,最终,他用坚定的梦想和无数的汗水,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大学毕业、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统奎参观了台湾日月潭附近的桃米生态村,让他萌生了“再造故乡”的冲动。于是,他从上海回到了海南,挖水井、修山地自行车赛道、盖民宿、创立火山村荔枝品牌、举办多次全国返乡论坛和千人演唱会……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把乡村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陈统奎语调平和,但透露出一种笃定和韧劲。“十年磨一剑,再向火山行”,这句话是他真实生活的最好写照。如今,他返乡已经12年,从29岁的青年人变成了41岁的中年人,他说自己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故乡海南岛。他曾被哈佛大学邀请去演讲,故事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成纪录片,但他也坦然地表示那几年其实收入并不多,自嘲很符合自己母校南京大学曾经的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归乡者的许多艰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但在他眼中,返乡这场“价值重建”的意义早已覆盖了那些不易。他期待未来人们来到火山村,可以享用到独一无二的荔枝汽水、荔枝精酿啤酒、荔枝干面包、荔枝冰激凌。他还计划建设一个火山村荔枝六次产业园,打造独一无二的火山冷泉泡脚池,让人们一边泡着火山冷泉,一边喝荔枝汽水。
“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或金钱逼迫,回归人类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贡献社会。”这是日本返乡青年领袖盐见直纪在《半农半X的生活》一书里所写的一段话,陈统奎常常在演讲中把这段话送给大家。
他相信且坚信,从故乡出发、从世界回来,归乡者们的力量,一定可以把土里土气变成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