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充满考验的2021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文旅行业伴随着疫情的反复波动,在紧张和压力下曲折前行。2022年,对文旅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文旅行业既要正视眼前的困难,更要相信美好的未来终会到来。
站在2022年的开端,人民文旅特推出特别策划《人民文旅对话》人物访谈栏目,以交流、分享的方式与文旅产业发展上具有创新、思考、成绩的行业代表人物对话,分享前沿思考,促进行业共生。
第八期栏目,人民文旅对话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讲述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
“网红院长”单霁翔退休后依然很忙,拍节目、出新书、做演讲……飞赴世界遗产地,回归本专业,研究城市规划与世界遗产的保护。
在《万里走单骑》栏目中,单霁翔穿着标志性的布鞋,走访了24处遗产地,日行超过3万步,用脚步丈量世界遗产的尺度,用专业讲述世界遗产的知识,用独有的感召力传播世界遗产的魅力。“这些遗产地分布广泛、各具特色。其中既有1987年中国最早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也有2021年新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还有名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正在争取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除了聚焦古人类遗址、考古遗存、石刻造像、古建筑、古村落、历史城市等遗产类型之外,还涉及系列遗产和线性遗产,包括有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67岁这年,单霁翔从“故宫看门人”转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守护者”,关于这些遗产地背后的故事,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在访谈中,他强调:“文化遗产到底是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实际上,保护、利用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把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才是目的。”
人民文旅: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您也曾提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从保护静态为主的遗产,变成了保护更多活态、动态的遗产。”这一静一动的转变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单霁翔:回望过去,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和国际层面的对话、参与以及话语构建方面经历了一个起步、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今天,我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认识还在不断变化、不断深入和进步当中。
1982年,中国有了自己的文物保护法。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这些年来,这两个方面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并行、交融地发挥着作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观念的不断转变。
图源:视觉中国
文物曾经被称为“古物”,民间又称为“古董”、“古玩”,关注的是它们的物质价值。上个世纪20-30年代,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以后,开始挖掘、阐释古物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关注的是它们的文化价值。今日,我们更频繁普遍地使用的是“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关注其精神领域的价值,从而与现代人们的生活、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由此,我们的目光从过去的文物保护到今日的文化遗产保护,从过去的物质价值到文物价值,再聚焦于今日的精神领域价值上,这实际上也是理念不断提升、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样的认识演进和理性思考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和内涵、方式和方法、以及要素和路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故宫珍宝馆清代金嵌宝石炉 图源:视觉中国
第一,我们不仅关注单一的文化或自然要素的遗产保护,同时关注人与自然共同作用而生成的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第二,我们不仅关注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以研究、观赏和诠释为主要目标的静态的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关注古村落、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动态的遗产保护。
第三,我们不仅关注古代的历史遗迹,同时关注近代直至20—21世纪当代的遗产保护。
第四,我们不仅关注由单体建筑、古建筑群、历史街区、历史城市所触发的由点及面的遗产保护,同时关注由人口迁徙、文化交流、商品贸易廊道等历史文化线路所衍生的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
福州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图源:视觉中国
第五,我们不仅关注宫殿、寺庙等历史纪念性建筑的保护,同时关注民众日常生活所依托的、寄托着人们乡愁的乡土建筑和传统民居等类型的遗产保护。
第六,我们不仅关注保护物质要素,同时关注与物质要素不可分割和互为表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传统技艺等非物质要素都进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今天所说的文化遗产保护和过去的文物保护,两者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真正从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这也使得我们的观念、行动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
图源:视觉中国
首先,文化遗产到底是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长期以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探讨。而现在,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保护、利用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把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完整、真实的传给子孙后代才是目的。其次,谁来保护?过去,政府部门保护文化遗产责无旁贷,文物部门更是保护的主体,但如今,文化遗产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居住的社区、住所都可能是保护的对象和内容,由此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方面的很大变化。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政府的专利,更不是文物部门的专利,而是亿万民众都需要共同努力的保护的对象。每个人都有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要把更多的权利交给民众,就要加大民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和认知。这就是我们今天强调的文化遗产保护要更加注重世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
人民文旅:退休后您穿着一双布鞋,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参与了世遗揭秘互动纪实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从“故宫看门人”到“世界遗产守望者”,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图源:万里走单骑官方微博
单霁翔:我这一生一直和文化遗产结缘。我父亲学习古典文学,我从小他就带着浏览了很多文化古迹,其中很多已经成为了世界遗产。后来,我去日本求学,学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回国后,我进入规划部门工作,接触了很多历史建筑。之后在国家文物局工作,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文化遗产。在文物局工作的这10年中,我一直致力于文物保护工作,推动保护法规和保护规划的制定。再后来,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要将古代皇宫变成博物馆的空间,这个过程很具挑战,也非常艰辛。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整治环境、修缮文物古迹、保护文物藏品,开放更多的区域,从过去不到50%开放到80%,让更多的古建筑作为展厅、作为新的文化内容对公众开放。我一直在思考,故宫博物院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博物馆?我认为,故宫不应该只是一处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博物馆,也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而更应该让人们感受到它的文化魅力。无论是它的古建筑群,还是文物藏品,都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它的魅力展示出来,这也是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图源:万里走单骑官方微博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有太多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保护,当我们使其实现了健康稳定的状态后,要让它们融入到人们现实生活中去。这一路走来,我也感受到人们对文物保护、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更深了,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但我希望不仅仅是故宫,还有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被保护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和喜爱它。就这样,《万里走单骑》应运而生。我们想用当代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的团队走进世界遗产,希望通过行走、交流和参与的方式,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和永恒魅力,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的人愿意了解文化遗产,并参与到保护和宣传的行列当中来。
从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至今已经50年了,目前我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一部分被大众所熟知,成为旅游胜地;也不乏一些新加入的,大众对其还缺乏了解,比如土司遗址,深藏在湘西的大山之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一些大家熟悉的遗产地,但却不知道其世界遗产的身份,比如西湖。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遗产地的影响力不一,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也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那些影响力比较大的遗产地,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在保护好遗产的核心价值和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把自己的故事向外界广泛传播。
图源:万里走单骑官方微博
为了讲述遗产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世界遗产的故事,两季《万里走单骑》历访了24处遗产地。这些遗产地分布广泛、各具特色。其中既有1987年中国最早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也有2021年新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还有名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正在争取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除了聚焦古人类遗址、考古遗存、石刻造像、古建筑、古村落、历史城市等遗产类型之外,还涉及系列遗产和线性遗产,包括有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我们希望向观众们呈现,在我们祖国的广阔大地上,有那么丰富的、多姿多彩的遗产。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多去实地走一走,多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好。
人民文旅:Z世代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军,甚至有一句话说“抓住千禧一代即是抓住了希望”,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该怎样做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单霁翔:这几年,年轻人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与之前相比,我认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当代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就是博物馆背后的故事,文物修复的日常工作片段;当它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之后,得到了年轻人很大的反响,甚至第二年就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开始报考故宫博物院。正是因为这部片子中的很多细节和故事打动了他们,让他们知道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的艰辛与不易,以及这项工作背后的意义,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这项工作,乃至从事这项工作。
图源: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
我们之前做过统计,故宫博物院35岁以下的参观者占比不到30%。但在2019年,故宫博物院观众总数量是1933万人次,其中50%以上的观众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一数据也再次佐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博物馆,喜欢文化遗产,愿意走进文化遗产。但是,与之前的游客不同,走马观花满足不了他们。很多人是事先做好功课的,一开门就进来,一直参观到闭馆才出去,收获满满的回去,而且这些人往往是博物馆的常客。
这些现象都表明,文化遗产只要保护得当,做好传播工作,是能够打动人心的,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是非常愿意接近和了解的。
图源:视觉中国
人民文旅: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文旅融合”发展,您认为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难点是什么?走访了这么多城市,能否为我们举一个文旅融合发展的案例?
单霁翔:过去,文化和旅游是分开的,我们一直强调不能是“文化搭台、旅游唱戏”,而应该是“旅游推动、文化唱戏”。不管是旅游景区还是博物馆,我认为,文旅融合能够产生1+1>2的作用。“文旅融合”其实不仅仅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更重要的是通过“文旅融合”让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在众多遗产地中,往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好的,“文旅融合”也发展得好。比如,良渚古城遗址。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历史悠久的考古遗址,但是和当代生活有相当的距离,良渚文化也不容易被现代人理解。当地建设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公园的形式既保护了考古遗址,又让人们有一大片休闲娱乐的场所。公园旁边还建设了专题博物馆,全面细致地解读良渚文化的价值。其中,很关键的是考古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充分挖掘了良渚文化的内涵,结合了考古工作的特点,做到了有知识、有趣味、有审美,让考古遗址像公园般美丽。
航拍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到良渚遗址公园的时候,发现那里有很多游客:有本地的、外地的,有各个年龄段的,有个人来的,有朋友同事来的,有情侣来的,有亲子来的。大家在公园里打卡拍照,感受着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的气息。更值得一提的是良渚遗址公园的数字体验馆,演示5000年前人们生存的状况,不仅重现了过去人们生产劳动的情景,游客还可以与之互动,参与其中。这样就使得这处遗址公园变成了年轻人非常喜欢的园地,经常有人在这里举办田野音乐会。此外,公园里还有鹿群,人们还可以和动物接触。良渚古城遗址还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周边地区很快就形成了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和参观设施群。周围的旅游也被带动起来,人们在这里可以住下来,慢慢体验,慢慢参与,形成了文化和旅游的良性循环。所以,良渚遗址可以说是“文旅融合”非常成功的案例之一。
除了良渚遗址以外,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等也都在努力地做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有《万里走单骑》最近到访过的武夷山、庐山和武当山,都是根据自己的特色走出独特的发展之路。我想,文旅融合是没有“教科书”的,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探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文旅融合。
图源:视觉中国
另外,现在我们的文化和旅游机构也已经融为一体,基于互相了解和理解,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这也就是我刚刚说的文旅融合1+1>2的效果。同时,文旅融合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也值得重视。当更多城市更加关注文旅融合之后,它成为新的城市增长点、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人民文旅:对于2022年文旅行业的发展趋势,您怎么看?
单霁翔:2022年,疫情还未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旅行业要尝试更多的方式来使文旅融合得更好,输出的文化更加精准,更能适应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
杭州西湖柳浪闻莺公园 图源:视觉中国
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博物馆和旅游景区,都应该要时刻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我们的生活是动态的,人们的需求也是动态的。人们在每个阶段希望了解的事物都有不同,比如冬奥会期间,人们会格外关注冰雪运动、体育运动这些方面的内容。无论是节目还是旅游项目要想推动起来,就必须不断观照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当下阶段关注的内容。
在2022年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一方面要做好常态化防疫,一方面要不断推动新的文旅融合项目,包括我们的《万里走单骑》。尽管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仍然要秉持精品的输出,精心的制作,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来呈现我们在文化旅游方面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
原标题:人民文旅对话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不设限,我们要为未来保护今天